竹书纪年》是中国西晋武帝时在汲郡古墓出土整理的战国竹简“汲冢书”的一部分,原无书名,因其编年体体例而命名为《纪年》,亦称《汲冢纪年》。《竹书纪年》是一部于西晋太康二年(281年)被盗墓者所发现的古代史书,在四库全书之中为史部编年体。它当时被埋藏于战国时期魏王(或魏国贵族)的墓里,记录了从传说时代的五帝到魏襄王(一说为魏哀王)之间的重要历史事件。竹书纪年于宋朝散佚。20世纪前后,经朱右曾与王国维等人考察先宋文献,重新辑录了古本的主要内容。

竹书纪年中的部分记载(如舜通过政变而非禅让即位、太甲杀掉伊尹复位)与《史记》以及《尚书》等儒家典籍有差异,亦有记载与考古证据存在冲突。这可能是因为竹书纪年作于战国时期受法家思想影响较深的魏国,书中历史观点受到法家影响较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