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,是冬日里的老人。他死了女儿,儿子也不知去向。老人哭,不为女儿,为的是女儿死后的事情。

老人哭了!他想着他的女儿哭,但哭的却不是他的女儿,是哭着他女儿死了以后的事。

——萧红,《看风筝》

刘成是老人的儿子,混进了“某个团体”。他没了踪影。老人在流浪,他也在流浪。

刘成对父亲的感情,解释不清。作者说那是一条“根本的路”,可我没太理解。

他内心从没有念及他父亲一次过。不是没念及,因为他有无数的父亲,一切受难者的父亲他都当作他的父亲,他一想到这些父亲,只有走向一条路,一条根本的路。

——萧红,《看风筝》

王大婶的男人问起了老人,他去叫醒了东村的夜,也包括月光下的老人。老人匆忙赶来,捧着的是一颗热烈的心。可是刘成抢着走了。

刘成抢着走了!还不待他父亲走来他先跑了!他父亲充了血的心给他摔碎了!他是一个野兽,是一条狼,一条没有心肠的狼。

——萧红,《看风筝》

可刘成被捕了,那是多年以后。刘成是大领袖。他此前是为着农人,工人,为着这样的阶级。他没有家。

说实话这篇小说的用意我没太理解。可能也和我对当时背景了解的匮乏有关。究竟刘成是怎样为着农人工人,他为何这样逃避父亲?是褒扬还是驳斥?是具体还是象征?

这篇小说放在全集的第一位,实属有些劝退,待我继续读下去吧。

2020.1.15


“他一想到这些父亲,只有走向一条路,一条根本的路。”

再读这句话,似乎有点领悟。是这些父亲的处境迫使他走向这条路。根本的路似乎在说,这是一条不可避免的道路,能彻底解决问题的道路。

刘成所做的牺牲,是外界的环境决定的。这似乎是一种牺牲小我成全大我。

可是在文章的最后,刘成被捕。父亲倚着拐杖看孩童们放风筝,却又揣摩不到作者用意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