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篇读完忍俊不禁。以前早听说过有世界语这东西,是一门人造语言,在世界各地也确确实实有挺多人在学在用。没想到的是萧红也接触过这门新奇的语言。不光如此,她还有着一些懂世界语的朋友们。大概学习世界语也算是那个年代进步的文化人的一种潮流?
文章的趣味在于,萧红把自己的内心想法很直率地表露了出来,读之倍感亲切。开头便放下豪言,“三个月就要看短篇小说。”结果最后只学会了一句“再见”就再也没接着学。至于放弃的原因,她也毫不避讳,因为不好听。“一不好听,我就不学了。”读到这里,不禁联想到如今我们不也是这么“立flag”,然后看着立起来的flag一个接一个地倒下的么。原来,“真香定律”如此普遍,向来如此。
最后萧红还不忘总结,自己没有学会世界语,却煞有介事地当起了前辈做起了指导。她分析,学世界语地人很多,能读书能讲话的却很少,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把它看得他容易了。于是萧红劝诫道:“初学世界语者们!要把它看得稍微难一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