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“散文卷”读毕,是得写点什么的。之前有几篇散文读后预备写一些感想,都暂时搁下了。还是先来说一说对附录里萧军这一段文字的感受吧。

萧军用他大大咧咧的口气开门见山地说着,说小册子小,不必罗嗦。但是仍旧留下了三句话。这三句话据他所说,是出版《跋涉》这本小册子,给他和萧红所带来的“更深一层的体验和认识”。

这三句话摘抄如下:

  1. 一切以经济作基底的现社会,仅凭感情上结合的友谊是不可靠的。
  2. 惟有你同一阶段的人们,才能真的援助和同情你。
  3. 艺术是救不了现实的苦痛。

——萧军,《〈跋涉〉书后》

这三句放到现在来看也能算得上是至理了吧。简单又明了。

萧军萧红这些文人,是经了多少现实的苦难磨砺,方深切体会了这些道理。有多少人标榜自己是搞艺术的,但居庙堂之高,以不食人间烟火为傲。艺术是欣赏美的,是感化心灵的,是丰富精神世界的。但物质才是养着这些思想的基础,万万不可忘。

萧军在后面也说,就在他去印书局的路途上,看到那些无家可归的乞丐。他有一种冲动,想要把这些书稿子一齐烧掉,他觉得这些笔杆子是不能给这些乞丐带来什么的。他这些话是发自内心的吧。不过无论如何,艺术确实救不了现实的苦痛。这世界上好多事,也不是发发声就能有所改观的。“发声”固然重要,那是一种喊叫,一种警示,一种意图吸引众人目光与心情的呼喊。我厌恶的是如今有人把“发声”当作标榜自己同理心的工具,敲一敲键盘,就把自己推上了道德的高点。而真实是发生了什么呢?他们不会在意。